《聯晚/公民進場助綠電》
聯合報系最近很多這種無腦的論點。
澎湖自己開公司搞風力發電,有沒有對外公告?有的。(請參見此)。
何以新聞見報一年多之後,整個案子就垮掉了?因為後續資金募集不足。
為什麼會募不到足夠的資金?因為一旦討論到自己的錢,大家通通都變得精明起來了。
所以,澎湖民營風力發電搞不下去,從來都不是什麼公民參與不足的問題,而是因為它自始就盤算著把各種電網建設的成本丟給台電、然後再利用民粹輿論施壓來逼台電買單。
簡單說,這種公司就是想吃全民豆腐,來賺自己荷包的錢。幾乎吹捧所有再生能源發電的人,腦袋想的都是這種事情。
不知道人家何以吹捧再生能源、而還真以為用愛發電好偉大的覺醒公民,其實就愚蠢的程度來說,絕對是很樂意去入股這類再生能源發電公司當龐氏騙局下線而絕對不會發現有詐的。
但問題是:這些覺醒公民大多還要靠父母養,哪來當火山孝子地把錢送給那些再生能源新貴揮霍的可能呢?
所以聯合報這篇,不僅搞不清楚「電業」投資的本質,甚至連「愚蠢公民」的本質都搞不清楚。
德國一兩年前已經開始下修離岸風車的新建裝置容量的預計目標,同時也大砍了補貼再生能源的費率。
高度依賴風力發電的丹麥,雖然電費是全世界最高,但也已經開始發現「風力發電其實會造成環保問題」,於是決定停止設置新的風車設置執照。
這篇社論的主筆,果然與臺灣絕大多數知識份子一樣,對於歐美的知識與資訊有著嚴重的時間落差:每次都是當人家終於發現問題了、開始要調整腳步了,臺灣這廂的知識份子才遲到地開始撿拾人家十年前、二十年前用以謳歌的語言與話術。
拿這種東西來當社論?聯合報要臉不要?人民日報的水平都不只這樣啊!
但在覺醒公民與覺醒導師四處作祟的今天,作為一個媒體,如果真要拒絕進用這種水平的〝人才〞(如果這種等級的人也配稱為人才的話),則大概很快就面臨「無兵可用」的窘境。
但動輒拿濫竽充數,真的比無兵可用要好嗎?一個媒體,除了討好讀者與觀眾的無腦愚蠢與低級趣味之外,難道真的沒有別的該做的事情了嗎?
我不認為如此。但顯然聯合報系不同意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