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汽油是由布蘭特原油以及杜拜原油進口,跟美國的西德州原油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美國長期以來的策略就是不外銷原油,一直到今年國內原油產能激增(頁岩油技術突破)後,且國際原油價格崩盤,才通過法令放寬原油出口限制。 繼續閱讀 →
文思革 We Shall Go (https://xn--m8t83jvx5c.com/2015/08/)
製造業競爭已由成本、品質、交期、推展至最低採購數量與客製化服務滿意度。台灣產業如果不積極從事工業4.0轉型努力,極可能改變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之角色與價值,甚至在下一波工業革命浪潮中,完全被淘汰。
有些產業以品質與成本為重,如機械加工,競爭對手藉由連結與優化維持品質、同時還能降低成本,而台灣停留原地,將難保有現在供應鏈的地位。
有些產業在競爭者間成本與品質差異不大,但若能「快速交貨,訂單量少也能接」的企業便具有較大優勢。台灣現有之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居多,以往以靈活接單、彈性生產、快速回應能力取勝,未來這方面的優勢維繫,必須仰賴工業 4.0 化。
工業 4.0 未來必然改變國際產業布局,重新分配價值與利潤。當國際大廠藉由資通訊工具有系統進行製造連結與優化,交貨速度更快,批量少到 1 件也能接時,台灣業者現有之優勢不再,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被取代,將是未來極大隱憂。 繼續閱讀 →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選舉就充滿了空洞的口號與陳述。候選人為了討好選民,所提出來的東西都是「沒有人會反對」的。比如說,我要「提升產學合作,創造產業升級」,這會有人反對嗎?問題是你要怎麼做?合作也好,升級也好,都要政府花錢,那麼錢從哪裡來?要花多少?估計要多少時間,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益?這些都要講,否則就不過是一句空話;又比如說,「降低赤字預算,提升政府效能」,這也不會有人反對,但同樣的我們也要問,要打消赤字,就代表政府能用的錢少了,同時還要提升效能,那麼怎麼做?要不要裁員?要不要暫緩建設,或是取消福利措施?所衍生的社會問題會造成何種衝擊?如果這些都不談,那同樣還是空話一句。 繼續閱讀 →